【文化古迹】 沈国故城

    中华沈氏网 2009年7月4日 沈氏


   沈国故城位于平舆县城西北45华里处的射桥乡古城村一带。始封之君是周文王的第十子,周武王的胞弟聃季载。
周武王五年(约公元前1065年),因天子未定,封辅佐他灭商的功臣及亲族为侯“以番屏周”周武王胞史弟十个,有七个被封侯前往封地,唯九王子叔封,十王子季载因年幼没有封侯。叔封食邑康,季载食邑聃(聃音丹;聃邑:地名在今陕西宝鸡市金台区一带),实际是派人把这两个死了父母的少年王子打发到有人供养吃穿的地方进行抚养。古时候的人以封国或以食邑为氏,所以季载以聃为氏,号称聃季载。
周成王四年(约公元前1060年),因叔封、季载已长大成人,周公封聃季载为沈侯,康叔封为卫侯,其二人皆以贤明治理,勤恭国事,为周公所赏识。数年后,周公荐举康叔为周司寇(掌管国家的土地和人民,官司藉田,负责征发役徒)季载为周司空,位至王室上卿,辅佐成王安邦治国,皆有盛名于天下。所以在西周早期,沈国和卫国一样是一个重要封国,但因其位于镐京之侧,这里封国林立,食邑栉比,使历代沈国国群及贵族在歌舞鼎食的环境中养尊处优,失去拓疆进取的机会,积贫积弱,逐渐由一个内的重要封国沦落为一个小国。
公元前771年,申侯、曾、西弗、犬戎联合攻周,“杀幽王,褒(音四),尽取周财宝而去”。历代周天子悉心经营的镐京,旦夕平为丘墟。周平王即位后,迫于严允、西戎的虎视蚕食,由晋文侯、卫武公等夹辅东迁洛邑(今洛阳市王公园一带)。这时封国在镐京附近的世袭贵族也为时避逼近纷纷东迁,沈国此时由渭水流域迁徙到淮水水系水之滨(此为商挚国地,时挚国东迁)。其地在今平舆县城北射桥乡古城村一带。鲁定公四年(公元前506年)四月,沈为邻邦蔡国所灭。沈国灭亡后,历代沈君后裔,皆以国为氏,始有沈姓。所以距今1490年前南朝梁代,沈国末代国君沈子嘉的后裔文学家、史学家沈约在其《宋书·自叙》追求沈九的发祥地这样记述:“沈子国,今汝南平舆沈亭是也,春秋之时,列于盟会。定公四年,诸侯会召陵伐楚,沈子不会,晋使蔡伐沈,灭之,以沈子嘉归。其后以国为氏......”。战国属楚,以地势平坦,为车辆的发祥地,改名平舆,为楚国的军事重镇。秦始皇二十三年(前225年)秦将李信攻平舆,楚师反击三日三夜不顿舍,大败李信,入两壁。杀七都尉,秦军走,李信败还。翌年秦将王翦统六十万重兵方克平舆。汉置汝南郡,治平舆,辖三十七县,人口众多,为天下首郡。
实地考察,沈国故城位于意水(今名洪河)之北约4公里处。故城南有拉龙沟、縻龙橛、斩龙台沈子嘉墓、沈君忽墓等古迹。传说拉龙沟是当年蔡国军队攻入沈都,索绑沈子嘉的一条古道,千年大路流成河,如今变成一条古沟。縻龙橛是缚绑沈子嘉的桩柱遗址。斩龙台是斩杀沈子嘉的断头台。其次该故城内还有张明府祠、王壶公与费长房上天处的“上天桥”及大徐汉代铸钱遗址等汉代古迹。
近年来考古文物工作者对沈国古城遗址进行了实测,钻探和局部发掘工作。该遗址东西长1350米,南北宽1500米,文化层厚度1--5米,呈长方形。在平整土地等农田基本建设中,该故城遗址出土了 奁、青铜剑、陶拍、环底罐等春秋青铜器、陶器;在文化层表面捡选有鬲、罐等春秋陶器片;在故城南春秋战国墓地曾出土一批骨币,为该遗址系春秋沈国故城汉代汝南郡治及其沿革关系提供了实物依据。1983年平舆县人民政府宣布该故城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并树标刻铭昭示永垂。
(二)沈国故城的保护价值
沈国,周文王第十子聃季载的封国,原在陕西渭水中游沈水之滨,前771年迁 水之滨(今射桥古城村一带)。其时,周夭子失去了天下共祖的地位,诸侯争霸,“政由方伯”,由于地理和疆域环境的关系,沈国以楚国为靠山,甘为附庸,极力图存,沈国之君沈子、沈子揖、沈子逞等政治军事活动散见于《春秋左传》的“鲁僖公二十八年”、“鲁成公八年”、“鲁襄公二十七年”、“鲁昭公四年、五年、二十三年”等。鲁定公四年(公元506年)沈子嘉在位时,为蔡所灭,结果引起楚伐蔡,蔡结吴合唐,袭楚战争。结果楚国郢都失陷,所以研究春秋吴楚战争史,沈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国家。其次沈国末代之君沈子嘉的儿子沈尹和孙子沈诸梁,在楚国官至司马、令尹等显职,广泛的活动在楚国的上层社会中留下了“叶公好龙”诸典故。以后历代沈君的后裔皆以国为氏,南朝著名史学家沈约即其后裔。该故城南有沈子嘉墓、拉龙沟、斩龙台等遗址。所以从历史学考古学的位置看,沈国故城有很高的保护价值。
(三)沈国故城保护现状
文革中,开展大规模的平整土地运动,该故城受到一定的破坏,出土有鼎、簋、剑、戟、戈削等青铜器。一九八二年文物普查工作,该故城遗址受到了有效保护,先后取缔了蚕食故城西南城垣的马庄窑厂取土等。1983年11月7日,平舆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树标。现该故城的城垣遗址,基本清晰,文化层的厚度为1--5米,在遗址中起土活动得到制止。
(四)沈国故城的沿革
殷商挚国地,春秋属沈,后入楚,改名平舆,秦始皇统一六国,李信、王翦攻平舆即此。汉立置汝南郡,治平舆。南北朝废。此地先后属豫州、蔡州平舆县所辖。金代平舆县裁,改属蔡州汝阳县,清代汝阳改名“汝南”,归汝南县。一九五一年三月析汝南县东部余个工置平舆县,今为平舆县射桥乡地。
(五)沈国故城的保护范围
1、重点保护区
整个故城遗址(含壕沟)为重点保护区。保护面积:东西长1350米,南北宽1500米,合计2125000平方米。
2、一般保护区
重点保护区边线向外各扩50米为一般保护区,面积2170000平方米。
(六)春秋沈国故城位置考辨
春秋沈国的位置,今有三说:一说在安徽临泉县境,一说在河南沈丘县境,一说在河南平舆县境。
1、临泉“沈国”故城寝丘辨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沈,国名,“其地在安徽阜阳县西北一百十二里之沈丘集,西北距河南沈丘旧县治三十里,约今临泉县。今沈丘县则已移于旧治北之槐店。”杨伯峻、徐提主编的《春秋左传词典》也说:“沈国故城遗址在安徽省临泉县城西侧。沈乃春秋小国,姬姓,子爵,故名。城址居高地,三面环河,夯土城墙突出地面,南北长给1.5公里,宽约1公里,南垣紧靠流鞍河。河南岸老丘堆,周约一里,传为沈子聃季墓地”。
此说主要依据《太平御览》卷159《州郡·颖州》条引导《史纪》曰:“蒙恬伐寝丘,今汝阴县有寝丘故城在焉”。《吕氏春秋》曰:“楚孙叔敖戒其子曰:‘我死必封汝,无受利地,荆楚之间有寝丘,其地不利,可长有也’。其子从之,楚封功臣二叶而灭,唯寝丘不夺,一名沈丘。”孙叔敖是春秋楚国期思(今淮滨)人,楚庄王拜他为师,官至令尹,甚受敬重。在他辅佐下,楚国空前强大,称霸中原。孙叔敖诫子封寝丘的故事,《吕氏春秋·孟冬纪·异宝》和《史纪·滑稽列传》,记载甚详。
楚庄王在位二十二年即公元前613—591年。而沈国的灭亡在前506年,时沈“亲楚”不二,且尚距沈倾国85年,楚庄王绝对不会把沈国的国城及疆城再分封给孙叔敖,足见寝丘位于楚地,但不是沈国都城。
有关春秋后寝丘的沿革,史载甚明。战国为孙叔敖之食邑。因地名凶险不祥,去丘称“寝”。公元前223年,秦将“蒙恬攻寝,大破荆军①。汉置寝县,属汝南郡。西汉末年,王莽改称为“闰治”②,东汉时称“固始”③。晋“分汝南立汝阴郡”,固始属汝阴郡④。南朝宋分汝南立新蔡郡,固始属新蔡。《宋书·州郡志》曰:“固始令(县)故名寝丘之地也,汉光武更名,晋成帝咸康二年,并新蔡,后又立。”北魏主中原仍立新蔡郡,固始县属新蔡郡⑤。沿袭“至隋不改”⑥。隋文帝开皇初年,为利于灭陈战役,统一江南,废设置于蓼县(今河南固始境)的浍州及其所属的 阳郡,设固始县。可见寝丘—固始,和沈子国并没有因果联系。《中
国名胜词典》所说安徽省临泉县境的春秋“沈子国古城址,”实为春秋楚国寝丘故城,楚庄王名相孙叔敖之子所封,至于《太平览》所云寝丘“一名沈丘”,可能是宋代沈州或沈丘县管辖到寝丘故城一带;也可能是宋代沈丘县治曾一度迁到寝丘一带,但是即使这种可能性得到证实也同样与沈国的疆域无涉。
2、沈丘境“沈国”故城丘头城
《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沈国条载:“沈,周国名,姬姓,子爵。春秋灭于秦(吴,当作蔡,今安徽阜阳县西北一百二十里有沈丘集,即其地。“又日:沈丘”故城在今沈丘县东南三十里,明徙今治。”
“沈丘”之地名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渐形成的。取沈州之“沈”,丘头(或名武丘)之“丘”,合称“沈丘”。杜佑《能典》卷177《陈州·汝阴郡》“沈丘县”条载:“沈丘,隋置沈州,神龙初,分汝阴置此。魏王凌欲兴兵讨司马宣王,宣王觉,自(率兵)往袭,凌惧,面缚丘头,因日武丘即此。”从这则史料可知:沈丘原名丘头。魏王凌面缚丘头的故事见《三国志·王凌传》和《晋书·宣帝纪》。丘头更名武丘,见《三国志·三少帝纪》丘头滨颍水,是魏晋时期中原地区的军事重镇,因司马昭讨诸葛诞曾驻军于此,公元258年3月诏谕天下更名“武丘”。
关于武丘的位置,《水经注》卷22《颍水篇》记载的相当明确。其日:“颍水又东经临颖城北,城临水阙南面,又东经云、阳二城间,……又东经丘头,王凌面缚水次,故号武丘矣。”参照《三国志·王凌传》所引干宝《晋纪》等文献资料可知:司马懿命步骑六百押王凌回京城洛阳乘舟的航行水道是颍水,路线是从丘头逆流西北至洛阳。当船行至项(城)贾逵词,王凌饮鸩而死。诸史互证,丘头在项(城)东南。也就是说:隋唐沈州、沈丘县,治所在项城东南的颍水之滨。
综上所述可知:安徽省临泉县境的所谓春秋沈国故城,实为春秋楚国寝丘,地近胡国。东汉名为“固始”。隋代于弋阳郡蓼(城)置固始,该故城废。时陆路交通工具不便,漕运发达,继于颍水之滨军事重镇丘头(武丘)置沈州及沈丘县,原固始县的主要区域分别改属颍州的汝阴县和沈丘县。寝丘故城改属汝阴县所辖。故《太平御览》卷159《州郡部·颍州》条载:“今汝阴县有寝丘故城焉。”至于《御览》该条补充所云:寝丘“一名沈丘”则是节外生枝,有悖于《通典》。而明代学者陆应阳《广舆纪》所说:“古沈子国,隋沈州,唐沈丘。”无疑是对这一讹误的发挥、补充和完善。导致辞今人视临泉境或沈丘境有沈国故城为“信史”。
近年由谭其骧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三册《三国·魏豫州》部分所绘的项县(今沈丘)位于颍水之南,武丘位于项县东南的颍水之阳,固始(即寝丘)治所在今临泉,合乎《水经注》等文献资料的位置。此外1979年版《辞海》“临泉”、“寝丘”、“沈丘”诸条皆不载其地有春秋沈国故城。
3、平舆境沈国故城考辨
东汉人应劭在注解《汉书·地理志》汝南郡“平舆”县条时说:平舆“故沈子国,今沈亭是也。”《后汉书·郡国志》、《晋书·地理志》所载略同。言称平舆故城是春秋沈国国都。
《宋书》的作者沈约,是春秋沈国末代国君沈子嘉的后裔。其在《宋书》卷100《自序》中记:“沈子国,今汝南平舆沈亭是也”。《南史·沈约传》从其说。《通典》和《元和郡县志》二书亦曰:“平舆古沈子国,今沈亭是也,汉旧县”。
关于春秋沈国的位置,《水经注·汝水篇》载,汝水支脉“又东南经平舆县故城南为氵意水。县,旧沈子国也,有沈亭。春秋定公四年,蔡灭沈,以沈子嘉归,后以为县。”唐代以后诸多的文献资料,如《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明一统志》、《读史方舆纪要》以及民国年间成书的《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兼及明清、民国年间的汝南地方志等,一致记载:春秋沈国古城在汝阳(今汝南)县城东北,今平舆县城的射桥乡古城村一带。
据考察,该故城距今平舆县城20公里,位于氵意水之北,距氵意约4公里,其东南17.5公里的杨埠乡葛仙翁村一带,有葛陂遗址。该故城内有押龙沟、绑龙桩、斩龙台等古迹。传说押龙沟是当年蔡国军队入沈都,索绑沈子嘉的一条古道,千年大路流成河,如今变成一条古沟。绑龙桩是缚绑沈子嘉的桩桩遗址。斩龙台是斩杀沈子嘉的断头台。其次该故城内还有张明府祠(又名令公庙,汉代兴建,历代时废弃。民国二十七年《重修汝南县志·名胜古迹摄影》保存有该祠的照片),王壶公费长房上天处“上天桥”、“通天路”(上天桥旁的一棵古树)等古迹。与《水经注·汝水篇》所载基本吻合。
近年对该故城遗址进行了实测、钻探和局部发掘工作,东西长1350米,南北宽1500米,文化层厚度约1—5米,呈长方形。在平整土地等农田基本建设中,该故城遗址出土了簋、奁、青铜剑、陶拍、圜底罐等春秋青铜器、陶器。在文化层表面捡到了鬲、鼎、罐等春秋陶器片。故城南的春秋战国墓地曾出土一批骨币。在该故城遗址范围的大徐村,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发掘出了一批汉代钱范等。这些为该故城系春秋沈国故城骸其沿革关系提供了实物根据。
①《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②《汉书·地理志》
③《后汉书·郡国志》
④《晋书·地理志》
⑤《魏书·地形志》
⑥《旧唐书·地理志》

二、图纸资料
(一)沈国故城位置图
(二)沈国故城保护范围平面图
(三)沈国故城遗址剖面图
三、照片资料
(一)沈国故城局部照(西南角城垣、标牌)
(二)沈国故城局部照(西北部)
(三)沈国故城的拉龙沟遣址
(四)沈国故城南的斩龙台遣址


分享按钮>>[艺林文苑}《宋集珍本丛刊》书目提要 文庄集
>> [艺林文苑}夏坚白院士主要论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