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古迹】 沈氏书塾与书院

    中华沈氏网 2010年4月8日 沈氏裔族


 【 玉文沈公书塾】

   广东省南海县里水中学在不久前,在学校团委的组织下,初一、初二级部分优秀的班团干部和《中学生报》的小记者到里水北沙沈村的中共南三花工委旧址进行了参观和采访活动。

中共南三花工委旧址,实际上是一家书塾——玉文沈公书塾,这是当时为了更好地开展革命工作,就以书塾这个教育基地作掩饰。一进屋,就给人一种古色古香的味道,同学们都迫不及待寻找自己喜欢看的对象。这里陈列着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南三花工委组织成员的照片,抗日战争时期的档案及图片,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内形势示意图。一切都是那么真切,就像是历史的一次重演。在此过程中,工作人员还为我们介绍了这里的历史,同学们拥拥挤挤地围起来听,都沉浸在历史的长河中。最后,我们还在门口合照留念,永远记下这激动的一刻。
在这里,我们感受到老一辈革命党人的革命精神,接受了革命洗礼,理解到爱国的真正含义。学习他们的精神,鼓起了我们的勇气;学习他们的精神,燃起了我们的斗志,使我们由不得对他们肃然起敬。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靠革命前辈打拼出来的,我们应当更坚定地走下去,而且要走的更远更长更好,让它发扬光大。爱国精神要在我们心中扎根,而且要根深蒂固。这样,我们才能时时不忘爱国,时时不忘报国,让这棵“树”茁壮成长起来,而且要长成参天大树,永远繁盛下去。

【台湾鹿港文开书院】

文开书院,位于台湾鹿港(今属彰化)。又称文武庙,即文昌帝君祠,简称文祠,也是武庙,是鹿港文教的发源地,这种书院、祠、庙并肩而筑的组合,是非常罕见的。清道光四年(1824)鹿港同知邓传安率绅土兴建,七年竣工。为效法明末寓台大儒【沈光文】(字文开)因勉治学的精神,故名。邓撰记叙其始末。有藏书2万多种共30余万册,聘名儒执教,设有月课、岁考以及奖学金,制度完善。百余年来人才辈出,如进士蔡德芳、举人庄士勋、吕乔南等。奉祀朱熹,配祀明末清初寓贤沈光文、徐孚远、卢若腾、王忠孝、沈佺期、辜朝荐、郭贞一、兰鼎元等有功于台湾文教之士。日本据台后,被迫停学,藏书散失无踪,院舍日渐破残。1984年整修新建,已非原貌。文祠主祀文昌帝君,曾设过鹿港最早的诗社“拔社”;武庙供奉关圣帝君,香火鼎盛。



【浙江衡溪书院】
东衡之所以历代文人辈出,其主要原因是重视教育,家族文化渊源深厚。位于东衡西头的衡溪书院,据传初创于宋朝,原为沈姓私塾,后逐渐转为书院(学校),收生招读,培养人才。有名可考的书院主讲有章英、沈应日易、沈光等,都为饱学秀才。清嘉庆年间的陈斌,除教授传统经学外,还增辟农学和理学,开设农桑课,并将治学心得辑为《质言》,作为教材。宣统三年,书院改名日知国民学校。此后,该校一直是东衡村培养人才的摇篮。目前,村完全小学开设8个班级,常年入学儿童300人左右。高考落弟、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也并不就此停学。他们组织村俱乐部、青年夜校、青年之家、文学社、文化活动中心,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自强不息。

 

【福建诏安沈公书院】


分享按钮>>【沈姓名人】 台湾首任布政使沈应奎
>>晏氏文化研讨会议将在武汉召开